11月22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郭永存主持召开校党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和科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校贯彻落实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董雨、鲁超,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献余,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先江参加会议。学校党委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勉励各领域专家学者从国情出发,心系人民,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激励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始终牢记“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初心,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郭永存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科学研究的实践性、人民性和时代性,全校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其丰富内涵,要自觉扛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光荣使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推动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要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积极宣传黄大年、袁隆平、南仁东等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不断增强坚持科技自主创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提高成果转化效能。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深化科技成果职务赋权改革,有效发挥全重、国重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充分释放大学科技园、“安理智谷”潜能,以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真正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引导师生把科研做在车间里、矿井下、工地上、病床旁,深入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薪酬制度、人才评价、职称评审等体制机制改革,有针对性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郭永存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通过科技创新共同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格局。各级领导干部要秉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合作理念,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主动把各项工作尤其是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工作放在全球范围内谋划推动,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全国重点实验室、安全学科等国际显示度,积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与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更多合作关系,举办、承办、协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积极邀请高水平国(境)外著名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出台《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作报告资助管理办法》,鼓励支持师生参加国际及境外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访学、长短期交流学习。
袁亮在交流发言时指出,落实巡视整改要求,积极推动学校“双一流”创建,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和科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推动科学研究走出安徽、走出煤炭、走向国际。青年科研人员要向学校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继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扎根一线、干在一线,在创新实践中解决科学问题。要筑牢理工科这个安身立命根本,聚焦“能源领域科研创新”,积极用好校友资源,围绕破解能源领域“卡脖子”难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设置建立研究机构,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要加快推进科技国际交流合作,从职称评审、人才评价等源头倒逼科研人员走出去,提升科技交流合作国际化水平。同时,要严格把关,提高科技国际交流合作质效。要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兄弟院校、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的先进经验,抓紧研究制定合肥高等研究院二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具体方案,以硬核举措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校园新闻网)